行业动态

热点聚焦
  • SG8131成为国内首款通过HDR10+认证的信号发生器
  • 喜讯!实验室两项团标获得颁布实施
  • 2022中柬老地面数字电视创新示范项目培训研讨会在京召开
  • 实验室受邀举办古巴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及运营管理研修班
  • “一带一路”海外推广DTMB-A系统设备遴选测试专家评审会召开
  • 实验室示范项目入选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
人工智能电视水涨船高 亦步亦趋恐透支市场
发布作者: 文章来源:科讯网 发布时间:2016-11-07 11:12:00 浏览次数: 字号:
随着科技的进步,打着人工智能烙印的科技产品和服务已大规模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米电视日前发布了3S 60英寸新品电视,其官方宣传称,这款电视最大的特点是预置了可精准内容推荐、懂内容更懂用户的人工智能电视系统——“PatchWall拼图墙”,小米将这款电视称之为人工智能电视。无独有偶,此前长虹与乐视也相继发布过人工智能电视。除上述几家电视品牌大打人工智能牌外,包括创维、TCL等在内的电视品牌目前也正蓄力在人工智能方面做文章。
  对于各大品牌扎堆人工智能电视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人工智能是包括谷歌、苹果、微软在内的全球顶尖科技公司都在探索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彩电企业应该对这一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性,但也切忌为谋取短期市场利益,过度消费不成熟的概念、透支未来的市场。
 
  厂商争推人工智能电视
 
  电视一直都是家庭中的影音娱乐中心,只需要在客厅里配备一台智能电视,就能获取网络上丰富的视频节目,享受精彩的影音娱乐。小米电视日前就发布了人工智能家族新成员——3S 60英寸人工智能电视,主打人工智能牌。
 
  据了解,此次小米电视将图片识别、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意图分析等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的突破运用到了小米电视3S上。应用人工智能电视系统——“PatchWall拼图墙”,使用户与电视之间形成全新交互方式,让电视更为主动和精确地满足用户观看需求,内容推荐更准确。这也是小米电视首次应用“小米大脑”团队的机器学习技术,同时还缩短了搜索内容的成本,并采用时尚优美的杂志式排版、无限翻滚的瀑布流交互界面。显而易见的是,小米新款人工智能电视的发布,为其在未来产品研发上提供了更高水准的起点。
 
  长虹与乐视此前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电视产品。长虹CHiQ人工智能电视在音视频、教育、新闻等方面实现人工智能三大要素——认知、决策、反馈。而乐视发布的第三代超级电视也主打人工智能,采用语音识别技术,直接运用语音操控智能电视。
 
  值得一提的是,为占领未来智能电视市场,不少互联网电视厂商还瞄准了VR盒子。酷开在此前的发布会上就亮相了两款VR一体机产品。其率先配备了MicroHDMIout接口,为解决业内最为关注的眩晕问题,还运用了头部运动轨迹预测算法和多重画面缓冲技术。
 
  人工智能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彩电行业一直保持“量升价跌”的情势。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彩电市场的零售量规模为1195万台,同比增长8.9%;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5.9%,为353亿元。2016年1-9月全国彩电销量规模为3546万台,同比增长7.6%;销售额1063亿元,同比下降4.6%,
 
  彩电业需要新的概念来刺激市场。回顾彩电业的发展历程,基本上都是每一轮的进步都是一些新技术、新概念推进的结果。比如,从CRT电视到液晶电视后,可以历数的概念就有:LED电视、3D电视、不闪式电视、云电视、高清电视、4K电视、HDR电视、量子点电视、激光电视、ULED电视、OLED电视、生态电视、VR/AR电视……市场鞭策着厂商谋变出新。2016年下半年,在整体市场走低、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电视由概念到落地,水到渠成。
 
  另外,目前电视的显示技术所达到的显示效果,包括4K、8K、HDR等,能够满足绝大部门用户的需求,而在没有相应内容的配合下,绝大多数用户无法感受到技术的差异。也就是说,当下的显示技术创新实际上无法大幅有效提升用户体验。这时,便需要新的技术和产品,来更新用户对彩电的认知。人工智能则规避了硬件方向,从软件和服务方向提升用户可感知的体验,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交互方式也有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目前的彩电交互方式,除了传统的遥控器之外,也增加了语音交互。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将语音交互能力、极速搜索技术、全程语音控制、个性化推荐等变为现实,将极大提升用户的整体交互体验。
 
  长虹CHiQ电视产品经理陈科宇就指出,人工智能电视不仅可以实现电视内容个性推荐、节目更新提示、生活服务提醒等功能,还会根据用户个人使用习惯设置内容关联机制,并依托语音相关内容,构建用户大数据。
 
  勿哗众取宠透支市场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视领域落地为彩电业带来机遇,但在家电智能化的过程中,同质化、伪智能、概念化等现象大肆存在。彩电企业扎堆人工智能,无论是主动还是形势所迫,皆需谨慎前行。
 
  首先,各大品牌还应将人工智能作为长期战略而非短期战术。从过往的历程看,彩电企业对于新技术、新概念的包装很多时候都处于短期利益考量,缺乏长期的规划。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与彩电的结合、与家庭互联网的结合,都处于起步期。如果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持久的资源投入,是很难真正建立起竞争壁垒的,只能成为短期营销的工具,入不敷出。
 
  长虹多媒体公司软件与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王鑫表示,长虹CHiQ人工智能电视的语音识别率达到97%,语音整机覆盖率50%,使人与电视开放式的自然语音交互距离达到30米,即用户在家庭中的任意角落都可用语音和电视交互。而据云知声IoT事业部总裁谢冠超介绍,“很多公司可能都推出带语音的产品,但不意味着已掌握了语音识别技术。Nuance是掌握语音识别技术的全球最大的公司,国内则是讯飞科技。”
 
  其次,应该挖掘除了精准个性化推荐之外的更多智能应用。从目前看,无论是长虹还是小米,所谓的人工智能,主要的卖点还是在于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其实真正的人工智能电视,应该包括更多的场景应用,与家庭生活、智慧家庭密切联系,这需要彩电企业和产业链相关企业一同去探索。
 
  行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就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都处于初级阶段,和电视的结合模式上也还不够清晰。在模式还未成熟之前企业就急于炒作概念和大肆渲染,显得哗众取宠和对用户不够负责任,恐怕最终砸掉的是用户口碑。
 

相关阅读